- Oct 29 Mon 2018 12:05
江蘇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成立
- Jun 20 Wed 2018 14:46
我躲在棉被裏靜靜地睡著
- Nov 06 Mon 2017 15:12
免費體驗美容服務 享受精緻護膚療程
美麗,是女性朋友們亙古不變的追求。有些人沒有好的運氣,一出生便註定與美麗無緣;另一些人卻受到上天的寵愛,天生麗質,呱呱墜地之時便與美麗掛上了鉤。前者天生不美;後者雖美,其容顏卻註定會老去,美貌不復。基於此,美容成為了所有追求美麗的女性朋友的必經之路。然而,美容是一件既費時間又耗金錢的事,並且靠譜的美容機構或方法也並不好找。普通人往往會因為高昂的價格或微薄的成效而退卻。這種情況下,“new beauty”年輕管理中心所提供的免費體驗美容服務為這樣的顧客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 Feb 07 Tue 2017 11:49
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1、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2、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 Jan 26 Thu 2017 15:05
最快樂的收銀員
我從沒有想過會在沃爾瑪超市經歷一件改變我人生觀的dermes 投訴事情。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挑選好要購買的商品,然後排在一條長隊後面等候付款。隊伍移動的速度沒有我想像的快,因此我朝收銀員瞥了一眼。 收銀臺前站著一位慈善的七十多歲老人,他面帶微笑,戴著眼鏡,背微微彎著。我想,他是一位老年人,做事情可能要慢些。 接下來的幾分鐘我一直注視著他,在掃描條碼之前,他親切地問候每一位顧客“心情怎麼樣”,並認真傾聽顧客的回答。這讓我感覺有些奇怪,因為“心情怎麼樣”與“還好”已經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對話,沒有人真的會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人關心它的答案。然而,這位老收銀員不同,他似乎是真想知道人們此刻的心情。更不可思議的是,當老收銀員找完零錢後,他會友好地伸出右手與顧客握手告別,並用他和藹可親的目光望著顧客的眼睛。“非常感謝您今天的惠顧,”他對顧客說,“祝您擁有愉快的一天!再見。”輪到我時,他也問我心情怎麼樣,我告訴他,我今天心情不錯。“好哇,”他說,“我今天心情也不錯。”我朝他紅色襯衫上的名牌看了看,上面寫著:馬丁。我說:“您看起來很喜歡自己的工作,馬丁。”他回答說:“我熱愛我的工作,期待每一天的每一刻!” 當他算完賬把零錢交給我時,他的臉上洋溢著春風般暖人的笑容,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說:“非常感謝您今天來本店購物,祝您擁有愉快的一天!” 那一刻,我真想把他邀請回家,一起喝茶、吃甜點!走向停車場取車的路上,甚至是在開車回家的途中,我都沉浸在剛才的事情裏。正如有人所說:“那不是浪花,而是漣漪……” 我想,這短短兩分鐘給我的感受足可以寫成一本書。這裏有一個人不需要尋找任何理由的快樂,不,是喜悅!他會隨身攜帶著這份喜悅,並和遇見的每一個人分享。他周圍的空氣彌漫著恬靜、祥和。走近他,我仿佛走進一個安靜靈魂的光環中,我的靈魂也得到了滋潤。 經過幾次之後,我發現,馬丁對排隊的所有人,無論年輕年長、富人窮人,都一樣友好對待,這讓人感覺那一刻是完全屬於他的時刻,他尊貴無比! 馬丁雖然只是個收銀員,但他創造的價值卻是無價的——他帶給顧客的那份好心情,是在任何地方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當其他收銀臺前並沒有多少人時,人們還是願意排長隊等候他來為人們結賬。許多公司花成千上萬的美元試圖傳授給員工的正是這一點,無論在哪里工作或者做什麼,我們都能用自己內心的美好光輝照亮所處的角落。我們在所處的職位上並不是為了獲取什麼,而是要把發自內心的喜悅分享給周圍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我想,無論他在什麼位置,他的人生都將如金子般光彩熠熠!
- Jan 18 Wed 2017 15:05
哭泣的史瑞克
那天上午,睡夢中被朋友的電話叫醒,她說,有個朋友癌症末期,快死了,中午卓悅化妝水包下天母影院,陪家人看《史瑞克3》,親友互傳簡訊,希望大家作陪,去看他最後一眼。 我趕緊通知攝影,連忙換裝,從木柵搭計程車,花了四百多元飆到天母,見證這段不朽的愛。 他,三十八歲,是自營廠牌的男裝業者,就在創業維艱,公司營業額好不容易突破一億元時,有天突然腹瀉不止,原本不以為意。身高一百八十釐米、體重九十幾公斤的他,就像史瑞克一樣壯,健保卡只用過兩次,都是洗牙,從未生病。 沒想到,到臺大醫院檢查,醫師宣判,他已肝癌末期,最多只剩六個月生命,原來他是因為癌細胞太大,壓迫到胃才腹瀉不止。 這個晴天霹靂,讓他一夜瘦了三公斤,此後三天不吃、不說,神情呆滯,無法接受上帝開他這個玩笑。 “我不偷不搶,認真過每一天,為何死神選上我,而不是那些壞人?” 嬌小的太太,更是傷悲。 事事依賴老公的她,就讀高職時,和讀五專的老公聯誼,姻緣線從此將他們牽在一起,認定彼此是今生廝守的那個人。她等他退伍,成了他的新娘,婚後一兒一女相繼出世,夫妻倆聯手創立男裝公司,就像童話故事,一家四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他愛孩子,堅持給他們最好的,讓他們念昂貴的私立小學,由於校車只到山下,距離他們位於半山腰的家還要走一段山路,平時都由他跟太太輪流開車接送兒女;寒暑假,會安排兒女到國外遊學,他暗自打算,大兒子若對服裝有興趣,將來要送到義大利留學,繼承家業。 他不像一般商人,下班後幾乎從不喝酒應酬,都把時間留給家人,假日常 陪孩子看電影,超愛史瑞克的女兒尤其黏他,一回到家,就像無尾熊般跳到爸爸身上,《史瑞克》前兩集一上映,就吵著要爸爸帶她去看。 在她心中,高壯的爸爸就像史瑞克一樣可愛,說要爸爸抱她到一百歲。 這完美的一切,都因無情的癌症被打碎了。 醫生說,他的癌細胞太大了,化療無用,無法換肝,只能等死。 他捨不得拋下嬌妻幼子,不肯向死神束手投降,夫妻到對岸展開換肝之旅,從上海、天津到廣州,終於如願換肝。 無奈癌細胞不放過他,兩個月後又轉移到骨頭、脊髓,再從肺臟一路蔓延到大腦,到最後已無法行動、言語,一天平均要劇烈嘔吐二十多次,只能打嗎啡止痛,靠打點滴維生。 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去年端午節他決定轉到臺北榮總安寧病房,打算有尊嚴地離開。 女兒有次到麥當勞吃速食,附贈一個史瑞克玩偶,回病房告訴爸爸,她想看《史瑞克3》,他記在心裏,偷偷詢問主治大夫,他能否離開安寧病房陪兒女看最後一場電影。 醫生告訴他,依其身體狀況,頂多只能離開醫院四五十分鐘,但為了完成他的心願,醫生每天為他安排特訓,讓他試著將瘦到四十公斤不到的孱弱身軀,從平躺的病床移至輪椅,第一天五分鐘、第二天十分鐘、第三天二十分鐘…… 眾人努力讓他能陪兒女看完一個半小時的《史瑞克3》。堅韌的愛,讓他辦到了。 他不想麻煩親友,臥病在床這兩年,偷偷躲起來和死神搏鬥,直到生命最後階段,他才通知親友,希望見最後一面,感謝今生有緣相識。 那一天,中午十二點不到,大家接到他的簡訊,紛紛趕到影院,醫院更是做好萬全準備,由醫生、護士用擔架把他抬進影院,架上點滴,蓋好棉被。 他勉強睜開雙眼,雖然說不出話,但看到親友、妻兒都在身邊,他很激動,淚水一直在眼眶裏打轉;電影還沒開演,很多親友早已哭紅雙眼。 《史瑞克》上映以來,這絕對是笑聲最少的一場。 黑暗中,擔心的親友,眼光不時移向他。 其間他多次嘔吐,醫生趕緊打開手電筒幫他加藥,他的生命,如燈光閃爍飄搖,大家很難專心觀影,生怕他就此斷氣。 電影結束時,史瑞克的老婆費歐娜生了三個小妖怪,又是一段新生命的開始。 但一落幕,看到奄奄一息的癌末爸爸,大家又不禁鼻酸落淚,上前為他們一家四口打氣加油,小女兒已泣不成聲。 螢幕上的史瑞克,若看得見台下這家人,可能也會掉淚…… 我從未像這一天,那麼痛恨當記者! 因為我要強忍住淚水,向當事者問到更多故事,不能只是默默哀傷。這是多麼殘忍的行業。我不想破壞現場氣氛,只用相機,隨著攝影拍了幾張照片,並未打擾這家人。 一周後,他安然離去,臨終前一再對老婆說“對不起”,並引用電視上一對夫妻在雨天共乘遊覽車出遊的保險廣告:“如果可以,我也寧願與你白頭偕老,然後讓你先走,悲傷由我來背,無奈……” 《史瑞克3》DVD上架有一陣子了,每次到出租店,我都猶豫要不要租回家。 去年暑假,我在電影院看過《史瑞克3》,但完全不記得情節,連可愛的小史瑞克長什麼樣,都沒印象了。 因為戲外的人生,比戲內動人;戲內上演喜劇,戲外卻是悲劇,但這悲劇,卻又蘊藏著無窮的生命力。“他是天上的月亮,同時照亮了我們每一盆生命之水!” 那天電影開場前,主治醫師致辭說的話,我永遠記得。
- Jan 09 Mon 2017 15:39
努爾哈赤禁酒
後金建立後,努爾哈赤有心交好漢人,融合滿漢文化,怎奈女真人嗜酒如命,經常皺紋酗酒滋事擾亂社會治安。他決定從禁酒入手,發佈了一條禁酒令:凡酗酒滋事者罰款,為官者罰傣半年。禁令一出,平民百姓喝酒的倒是少了,可旗人呢?過慣了馬背上的生活,一天不喝個酩酊大醉心裏就不是個滋味,他們聯合起來發難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微服私訪,只見街上到處都挑著酒旗,迎風招展。他很納悶,這裏原本沒有幾家酒坊,怎麼一夜之間冒出這麼多?他詢問酒坊,坊主們七嘴八舌發起了牢騷:“這還不是滿人造的孽,老百姓都快餓死了,他們還喝酒!”“酒又不能當飯吃,好糧食都給糟蹋了!”“要是把釀酒的糧食製成小米餅,不知道能救回多少性命呢?” 是啊,把釀酒的糧食製成食品,不但可以解決民眾的溫飽,緩解滿漢矛盾,還可以減少酒的總產量,從源頭上限制飲酒的人,一箭雙雕的好辦法何樂而不何呢?努爾哈赤豁然開朗。有了想法,他連夜下文:凡是把糧食製成食品的,根據重量的多少給予適當的補助。正值秋收季節,此文一發深受發眾的點贊,為努爾哈赤贏得了不少彩頭,也為後金打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禁令不能一禁了之,當禁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回頭看一看問題的源頭,有時候疏通源頭比圍追堵遊輪套票截更有效。
- Dec 29 Thu 2016 15:03
躲在陽光背後的母親
她天生一口大黃齙牙,又矮又醜,是十裏八村有名的醜女。同齡的女孩都已出嫁,卻沒有一個來向她提親的,母親為此整天以淚洗面。 命運總算還是垂青了她。她不僅嫁了出去,還做了母親。很快,她便有了一個女兒。 女兒很漂亮,完全沒有她的影子。她對女兒傾注了全部心血。看著女兒漸漸長大,出落得如花似玉,她的臉上時常綻放笑容,仿佛也不那麼醜了。 女兒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主修法律。但整個大學,女兒過得一點也不快樂,提不起任何興致。後來,她得知,原來女兒想做主持人。 雖然她不知道主持人是做什麼的,但她非常支持女兒的夢想。出身農村,沒有任何背景,很多人勸她讓女兒放棄,但是她堅決不肯。雖說自己醜,但女兒漂亮又聰明,怕什麼呢?親戚們都覺得她女兒是做夢做瘋了,窮山溝裏還能飛出金鳳凰? 沒人知道,她患有嚴重的冠心病,日子過得步履維艱。但為了女兒的夢想,她說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把錢湊夠。她硬是以每月300元工資和餐館簽了5年合同,預支了3年工資,為女兒湊足了學費。 女兒考試不順利,她跟著掉眼淚;女兒受了委屈,她急得茶飯不思。有一次,女兒主持演出,竟然把臺詞忘了。台下的人起哄,罵她是醜女憨妞,甚至潑了她一身油彩。 回到家,女兒賭氣沖她喊:“為啥是你生的,我寧願是撿來的。”她心痛如割,不停地跟女兒道歉:“是媽不好,媽也恨自己醜。” 女兒的自尊心被刺傷了,回家後狂吃狂喝,胖了18斤,不僅面容浮腫,還整夜整夜的失眠,最後用水果刀割了腕。 送往醫院的路上,她抓著女兒的手,撕心裂肺地哭。她一邊祈禱老天千萬不要讓女兒出事,一邊恨自己的醜連累了女兒。 女兒僥倖脫險。她覺得要給女兒一個希望,想了幾個晚上,她編造了一個淚流滿面的謊言:女兒不是她親生的,親生母親是位戲曲藝術家,非常漂亮。 知道“真相”的女兒重新站了起來,廢寢忘食地學習專業,主持水準漸漸提高。 可沒有人知道,那些日子她是怎麼度過的,也沒有人知道她曾經在黑夜留下了多少淚水。無數個失眠的夜把她熬成了老太婆,雖然只有40多歲,但是她已白髮蒼蒼,看上去好像60多歲的人。 女兒跟她說自己寒酸,她把原本要動手術的錢打給女兒,囑她買些漂亮衣服,好好打扮自己。害怕女兒再度輕生,她一次又一次的為女兒加油打氣,鼓勵女兒努力找她的“親生父母”。 很快,女兒以兩年“零報酬”的代價贏得了主持河北電視臺《都市時尚》的機會。之後,女兒的事業順風順水,最後成為央視發現之旅頻道《築夢中國》的主持人,並跨界主持財經、生活類節目,成為多棲主持人。 面對女兒的成績,她開心地笑了,女兒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她深以為榮。有媒體追問她女兒電磁爐的身世,每次她都帶著笑回答:“確實不是親生的。” 為了不給女兒丟臉,每次女兒領獎,她都委託自己的妹妹陪著去。後來,妹妹實在看不下去,把真相告訴了女兒。 女兒知道真相後,淚如雨下。她以自己的經歷向央視提出,組建國內第一個情感紀實孝親節目《我的父親母親》,並成為中國首位情感紀實主持人。 事業有成的女兒問她想要什麼,她說想買一籠包子吃,在餐館打工12年了,雖然很想吃,但一直沒捨得買。聽著她卑微的夢想,女兒羞愧得難以自容。 看到女兒歷經磨難,她藏在角落哭;看到女兒獲得掌聲,她躲在背後笑。她就是中國首位情感紀實主持人劉小唯的母親郭二花,雖然醜,卻用愛的謊言助女兒飛上事業的巔峰,誰能說,她不是最美的母親呢?
- Dec 22 Thu 2016 12:36
一個人的切爾諾貝利
一個孤獨無依的女子,行走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周圍全是荒草,偶爾韓國 泡菜有一兩只碩大的老鼠掠過眼眸,以淩厲的姿態逃向遠方。雖然事過境遷,但核陰影陰雲不散。女子就是作家阿列克西耶維奇,她曾經報導過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當然,她的紀實風格也招來災禍,她曾經被關進監獄裏。出獄後,她秉性難移,將目標鎖定切爾諾貝利。 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兒的水不敢喝,她帶的水喝光後,一天一夜,又累又渴,暈倒在一座破屋裏。黎明時分,她看到晨露,喜出望外。靠著收集露水,她用了兩個月時間,走完了切爾諾貝利的所有地域。她還尋找到一百多位受切爾諾貝利事件影響的人群,讓他們講述核輻射帶來的傷害。其間,她遇到了死亡威脅,在採訪第50位受害者時,她被一幫“地痦”抓進了一座暗無天日的地窖裏。她沒有退縮,而是憑著記憶,在地窖裏完成了大半的嬰兒敏感紀實文學,這部書,就是《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寫到一半時,有人發現了這部書。為了保全這部書,阿列克西耶維奇用僅有的錢買通了一個小流氓,將這部書帶了出去。 這部書出版後,她說:“一個人的切爾諾貝利,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存在,連死亡都不害怕了,世界還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我,這是屬於我的切爾諾貝利。” 2015年10月8日,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膽怯是阻撓成功的致使障礙,勇氣卻是戰勝一切妖魔鬼怪的制勝法寶,一個人的切爾諾貝利,一部豪華的人生著作。
- Oct 31 Mon 2016 14:36
3.1%!中國6月出口年率低於預期貿易順差高於預期